2024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30
  

  • 全选
    |
    机电与信息工程
  • 张德亮, 宋振华, 郑震宇, 王新, 闫怀创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1-7.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得到普遍应用,现有的推荐算法忽略了用户之间的多种社交关系组成的社团结构,但在现实的网络空间中用户间的多种社交关系可以很好的作用于推荐系统。基于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利用多种社交关系组成的社团结构特性,提出了基于多社交关系的社团划分概率矩阵推荐算法。通过在真实数据集Epinions上与现有推荐算法进行对比,准确率评价指标δMAEδRMSE分别提高了30%、20%,由此可以证明,基于多社交关系的社团划分概率矩阵推荐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准确率。
  • 房国涛, 郭鹏彪, 孙奎峰, 于洪亮, 王子文, 张明, 李梦丽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8-13.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超温后的碳酸二甲酯加压塔的材质进行分析。通过现场检验和检测,对筒节周向膨胀量,筒节壁厚,内外部宏观损伤,超温部件的金相组织、硬度及尺寸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虑硬度值的要求,确定了承受超温损伤材料的许用应力,并对超温筒体、开孔补强进行了强度校核。分析发现碳酸二甲酯加压塔基本满足强度要求,建议在筒节人孔处进行开孔补强处理,从而保证碳酸二甲酯加压塔可以继续安全使用。
  • 金彬峰, 许光宇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14-23.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雾模型常常设计并堆叠高效的特征提取模块,导致模型复杂、推理慢。知识蒸馏通过将教师网络的知识转移到高效的学生网络,能在不影响模型效果的同时,提高模型的效率,受到广泛关注。但现有的基于知识蒸馏的去雾模型大多集中在教师网络和学生网络之间同一层级的知识转移,知识转移过程中未考虑到特征的转移是否充分,导致特征蒸馏不完全,去雾效果不佳。为缓解以上问题,提出多尺度回顾蒸馏网络(mult-scale review distillation network,MRDN),将教师网络知识充分转移到学生网络的不同层级中。首先为了保证学生和教师网络挖掘图像隐含特征和重建信息的能力,分别设计了混合注意力模块(hybrid attention block,HAB)和混合注意力模块组(hybrid attention block groups,HABs);然后利用注意力融合模块(attention fusion block,AFB)对知识进行回顾,即融合学生网络的当前层级和深层级特征,生成用于蒸馏的中间特征;最后为了准确转移知识,利用层级内容损失模块(hierarchical content loss block,HCLB)对中间特征和教师网络对应的层级特征进行多尺度金字塔特征提取,计算出各层级的损失。实验结果表明,MRDN在真实雾图上的去雾效果更好,且在SOTS数据集上的PSNR和SSIM指标方面超过最好的对比模型(EPDN)分别9.2%、7.8%。
  • 马琳涵, 张慧, 周健, 柳凯, 周志国, 卢仕杰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24-33.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移动自动引导车辆(AGV)开始担任重要角色。致力于研究麦克纳姆轮AGV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以提高其在自动化物流和制造领域的应用性能。首先,在考虑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对麦克纳姆轮AGV进行数学建模,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其次,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该方法通过引入滑模面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控制,利用Lyapunov理论分析该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该控制器提高了AGV的轨迹精度以及有效性。
  • 食品与生物工程
  • 麻秋团, 曾桂源, 矣菊梅, 朱美华, 尹俊林, 赖奇, 曾广智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34-43.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鬼针草中4个聚炔类化合物对免疫炎症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聚炔类化合物的体内外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SwissADME数据库分析从鬼针草中分离的4个聚炔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有效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免疫炎症的相关靶点,获取两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7.2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筛选鬼针草聚炔类化合物对免疫炎症具有调节作用的关键靶点;基于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获得潜在的作用通路;最后,采用AutoDock Tool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Pymol软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并通过体外抗炎实验验证化合物的活性。从鬼针草4个聚炔类化合物中预测并筛选出41个活性靶点,获得免疫炎症相关疾病靶点18 878个,化合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40个,通过PPI分析最终筛选出10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大部分靶点与化合物的结合较稳定;KEGG富集显示关键靶点主要被富集在AMPK信号通路,涉及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40个显著相关生物过程;体外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这4个聚炔类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其中,化合物GZC3抑制NO释放的效果最佳。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发现鬼针草中的4个聚炔类化合物可以调控STAT3、MAPK14、MMP9、KDR、EGFR等靶点和AMPK信号通路,体外实验也证实这4个化合物对免疫炎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李振, 孙慧琳, 杨飞越, 韩郁杰, 亓正良, 刘新利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44-55.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真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可形成内部中空,表面致密的菌丝球,具有絮凝性能好、不易堆积、生长条件宽泛、易培养等优点。研究者已对其形成机制和培养条件开展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关注点逐渐转向其应用方面,目前真菌菌丝球已在污水处理、资源与能源回收等领域被广泛研究。主要介绍了液体培养条件下真菌菌丝球自组装机制,营养元素和培养条件对菌丝球形成的影响;概述了真菌菌丝球搭载纳米颗粒、微生物、生物炭对多种污水进行处理的研究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潜力与面临的挑战;另外,介绍了真菌菌丝球处理各类污水的案例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反应器的运行特点和应用情况。真菌菌丝球的利用应注重其多元化及协同化发展,依托其自身优势搭配其它物质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其在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方面更有效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真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 梁烽, 黄迪, 高双飞, 王腾飞, 张川川, 李沙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56-63.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原料,生产能力高、产油脂量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为了有效的提高微藻生产及分离效率,泡沫浮选法被用于解决微藻采收及脱水困难的问题。蛋白质作为天然氮源及天然表面活性剂,在设计小球藻的连续培养-分离工艺中起到的关键桥梁的作用。从大豆生产企业排放的大豆乳清废水中提纯出大豆乳清蛋白加以利用,很好的降低了有机氮源的成本。以大豆乳清蛋白作为小球藻培养的有机氮源被证明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同时大豆乳清蛋白作为捕获剂和起泡剂,在最佳补入质量浓度为0.163 g/L,pH 7.0条件下得到小球藻的回收率为96.4%,富集比为18.7。
  • 数理与统计科学
  • 王巧靖, 姜付高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64-73.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体育旅游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建设体育强国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强城市韧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基于城市韧性理论,加入体育旅游韧性,借助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2017—2021年山东省仙境海岸城市体育旅游韧性水平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体育旅游韧性均值整体呈阶段性下降态势;体育旅游发展层面韧性空间异质性较大,且呈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子系统间的平均耦合度较低且区域耦合不平衡,耦合类型以拮抗耦合为主;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到基本协调阶段。
  • 李长艺, 刘壮壮, 李亚洁, 潘成龙, 荣吉利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4, 38(3): 74-80. https://doi.org/10.16442/j.cnki.qlgydxxb.2024.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刚柔耦合车辆的振动控制问题,建立了半车7自由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用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对其进行简化。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引入混沌初始化、动态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学习因子对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建模分析,从车架位移等4个性能方面将无优化悬架、传统粒子群算法优化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3种情况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所有指标中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其他二者,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驾驶稳定性。